程序员春节想“弯道超车”?冯兄支招另辟蹊径,或大有可为!

程序员这个勤奋的群体不会放过春节弯道超车的大好时机,可平时都没“卷”过同事,两周内想超越谈何容易?不如听冯兄支招另辟蹊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来年再非“吴下阿蒙”。

2023年07月22日

目录


1. 终止“循环”,新的“开端”

一年一度的农历春节来了,一两周的假期总算可以全身心放松下来陪一陪家人,放空一下自我。

不知道是不是90后都那样,但至少有一小波那么群人(点名“宇宙尽头是考公”的“考公人”和“我秃了,也变强了”的程序员),他们“休息”会有一种“罪恶感”,一闲下来焦虑感就挥之不去。现在这个状态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是不是不该“玩”?是不是该去学习的?是不是要做套卷子?是不是要逛一逛技术论坛?是不是要把技术视频看完?……

程序员是一个勤奋的群体,或者说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会更贴切。工作中受客户、同事和领导的气,多少次暗暗发誓要做出改变,春节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这群人不会错过。

可是一两周时间能做出什么改变?研究一下新的技术?读一本技术书籍?看一个系列视频教程?这些都能够帮助成长,但这些完成后新年去上班发现还是跳入去年的“循环”,受气!发誓!再受气!再发誓!跳不出这个恶性的圈子。

平时就“卷”不过同事,如何能实现“弯道超车”跳出“循环”呢?

实际上这里说的“弯道超车”要看和谁比,如果和没有“卷”过的同事比,那来年去十有八九还是“卷”不过,终止不了“循环”。

冯兄这里说的“弯道超车”更多的是和自己比,今天比较昨天自己是否有进步?这一季度比较上一季度自己是否有进步?今年比较去年自己是否有进步?如果有,那也不能说是“弯道超车”了,顶多算是没有原地踏步而已。

那怎样才算“弯道超车”呢?如何在这一两周的时间内实现“愿旧年,胜新年”的蜕变呢?

冯兄科目二考试两次有没有通过,教练给的新年寄语:“愿新年,胜旧年。”

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2. 另辟蹊径,可“下见小潭”

2.1 别人挖矿我挖井

中学时代经常会看一些课外读物,比如读者、意林、故事汇等杂志。有一些故事第一次看“惊为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个故事,在记忆的角落中很显眼:

20世纪50年代传言阿塔卡马沙漠下面埋藏着丰富的铜矿和铝矿甚至还有金矿,周边国家的人都拼命往这片沙漠里涌去,想要找到矿区获取财富。十八岁的智利小伙子巴特拉·切格莱特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巴特拉和人们一起寻找矿区的所在,不过每天都无功而返,付出巨大的体力还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水喝,所以人们不得不隔几天就跑到沙漠边的镇上去取水。那天,巴特拉也和别人一样从沙漠边的小镇上取水,回到沙漠后,他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寻矿人,突然心里产生了一丝怀疑:这么多人挖矿,到底有谁能挖到?更何况就算是挖到了,也很难说清究竟是谁挖到了,到时候因为相互抢夺而闹出惨剧都有可能,矿能不能挖到不一定,但是有一样东西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那就是饮用水。既然这样,那么大家在沙漠里挖矿,我为什么不在沙漠里挖井呢?

后来小伙子放弃挖矿开始组织人挖井:

十年后,人们终于从这里挖到了铜矿和铝矿甚至是金矿,虽然确实有少数人得到了一些财富,但那时候的巴特拉却早已经是拥有亿万财富的“水富翁”了。

完整的故事内容请查看:沙漠里的水富翁

故事是否是杜撰的没必要去深究,但当时中学生身份看到这个故事还是大受震撼,别人挖矿我挖井,不和别人一起“卷”,也就多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小路”。

2.2 你是否在“卷”?

“卷”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词,但也有点滥用了,很多人一说到什么事情就说“太卷了,要躺平”,实际上并没有理解“卷”和良性竞争的关系。

冯兄认为一件事情是“卷”还是良性竞争,针对某个人来定义才有意义。

高考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班级的第一、二名拼命学习把对方比下去,高考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叫“卷”。而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明明有体育天赋的特长生不走艺术生这条道路,和班级里第一、二名拼成绩,正常高考对于有体育天赋这孩子来说就是“卷”。

当你参与到一件事情当中,判断是“卷”在其中还是在针尖对麦芒力争上游,要看你的初心,你的特长,你对这件事情的定位。

如果你很明确做这件事想要得到什么,初心在这里,有自信能做好,那么加油吧少年,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但是如果你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盲目跟潮流做这件事,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成功,甚至会越使劲,越“卷”在其中,越身心疲惫,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收获寥寥。

诚然,随着人生经历的推进,一个人可自由自配的时间就越来越少。象牙塔内,莘莘学子有大把的时间,选择多一份努力和勇敢,可能收获就是巨大的明显的。到了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是被社会潮流裹挟着前进,自己独立可支配的时间寥寥无几,这时候的努力和勇敢可能不像学生时代那样一定能有什么收获,更多的是疲惫、困顿和迷茫。

但是,不管是在象牙塔内还是在社会的裹挟中,不管是学业蒸蒸日上亦或事业爱情一塌糊涂,能够清晰判定“我是被卷在当下还是激流勇进正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的主人公另辟蹊径“别人挖矿我挖井”,取得了成功,是聪明的人。挖矿者中少数人得到了一些财富,这波少数人肯定是激流勇进的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充足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但是最终失败了,这部分人也是值得尊重的。剩下那些“随大流”、碰运气和没有明确规划的挖矿者,他们是被“卷”在其中的人,也注定是不会成功。

被“卷”就意味着将来的“炮灰”。

那么,你是不是被“卷”呢?这是没有通用答案的问题,只有个人分析自己当前的处境(例如:你是否目标明确,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意志坚定,是否付出了很多辛苦,这些辛苦是否让你一步步成长或者给予了你正向的价值反馈等)才能够得出结论。

2.3 碎片化时间

那,冯兄给支招今年春节不被“卷”,另辟蹊径进入一片新的天地。

利用碎片化时间创作,由被动接收知识的输入者,变为主动分享知识的输出者。

“创作”这个词可能很吓人,认为只有专家写书才称之为“创作”,实际上,只要输出对多人有价值的内容就是创作,可以是一篇博文、一个短视频、一本教程小册等。

程序员也只有开始了创作才开始了积累和沉淀,才开始走向成熟。

为什么要强调碎片化时间呢?

一是因为工作后本职的工作就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根本没有时间让你个人学习或者创作,你必须要挤时间。

二是因为碎片化时间凑在一起确实比你想象的多,也能创造出超乎你的想象价值。

哪些碎片化的时间呢?

地铁上、I/O阻塞时(工作中等待时)、休息间歇、问题发生时(随手记录)、灵感突来时(突然想起来好主意)等等。

3. 创作分享能带来什么?

能帮助创作者梳理知识体系,不断拓宽知识广度。创作者会思考我都懂哪些知识,这些知识点体系结构是什么样的,哪些分享出去对别人有价值。

能帮助创作者不断探索、学习,不断增进知识深度。创作者要分享一个主题,首先对自己分享的内容肯定要搞明白,进一步尝试把别人讲明白。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学透一个知识点方法。

能帮助创作者积累、沉淀和复用,这是一笔财富。如果创作者把一个知识点搞透了,下次同样的问题就不用重新研究了,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这次的问题更加深入,研究之后就可以创作一篇该主题的高级篇了,再下次遇到问题就是站在自己“巨人的肩膀”上了。

能够帮助其他人成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岂不知程序员在编程的时候都是在“Google这段代码该如何写”,找到的答案都是千千万万个程序员分享出来的。

可以看出来,创作者创作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其对别人的帮助要远远小于自己的成长。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碎片化时间拿来逛逛技术社区、刷一刷视频教程还可以,用来创作不行吧?看一看冯兄的实践经验吧。

4. 冯兄创作从0到1

冯兄话吉这个博客冯兄大概从2015年最开始接触编程的时候就创建了,那时候就有意识将自己学习的知识记录下来,例如学习gitlinux的文章,现在还时常能够用到。

工作后,也会隔三差五的总结输出一些文章,但是都没有认真的当创作来对待。2021年已经是冯兄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了,阳历年末对自己的程序员生涯做了个总结,也是平庸程序员的一个写照。冯兄希望自己2022年有一个新的“开端”,终止没有什么成长的2021年那样的“循环”。

怎么行动呢?第一件事就是要认真对待“创作”,希望能够对已有的知识体系做一个梳理,总结创作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4.1 创作之本

所谓创作之本,指的是愿景。

冯兄希望“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内容讲透彻,帮助初学者和计算机学习迷茫的人”。

4.2 创作之标

所谓创作之标,指的是标准。

冯兄给自己定如下标准:

  1. 一篇技术文章必须自己搞懂相关技术再创作发表,要保证言之有物,表之有据。
  2. 文章要“三番五次”校验勘误,杜绝逻辑错误、错别字等。目前文章发表三处:冯兄话吉博客、“冯兄画戟”微信公众号和冯兄画戟掘金社区,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发表在三个平台上,发表前都会对全文进行校验、勘误和优化(这些都是碎片化时间完成的)。
  3. 网友对文章的讨论、疑问,不管是否能帮忙解答,都要做出回应。

4.3 创作之术

所谓的创作之术,指的是工具。

使用的工具有:

  1. Windows平台:gvim坚果云WSL2git
  2. Android平台:Markor易码(EasyMarkdown)罗技k380键盘
  3. ipad:iVim坚果云向日葵罗技k380键盘

工作时可以使用Windows平台;坐地铁、等公交时可以使用Android平台;家中不想拿出电脑或者临时处理一些问题可以使用ipad。

关键之处是这三个平台可以通过坚果云进行同步,随时随地都能满足你创作的需求。

接下来详细讲述一下冯兄在这三个平台是是如何创作及打通它们的:

Windows平台

程序员一般都是用Markdown写文章,Win平台上优秀的工具有很多,例如Typora,冯兄使用的gvim纯文本编辑器。

冯兄话吉博客有一个包含.md文档的_posts本地目录,把这个目录链接到坚果云上,这样本地上传、修改文档都能够即时同步到坚果云上,如图:

微信公众号不支持Markdown语法,可以参考markdown-weixin将Markdown文本内容转化为公众号文章。

冯兄把Gitee仓库作为图床使用,需要先将冯兄话吉博客Github仓库同步到Gitee平台上(Gitee页面支持从Github导入仓库),其他平台上发表文章前用shell脚本将文章内图片引用改为Gitee超链接引用,如图:

shell脚本的执行是在Win本地安装的WSL2上进行的,Win上先提交到Github远程仓库,然后在WSL2实例上拉取下来。想了解更多WSL2的内容,可以参考:Windows10 WSL2体验如此丝滑(Windows上使用完整服务的Linux)

这样在Windows平台上创作的文章可以发表在Github博客上;将Markdown中图片引用转为Gitee引用后,可以直接粘贴发表在掘金社区上;通过markdown-weixin转换工具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

Android平台

Android平台和Windows平台上.md文档的同步需要用坚果云支持的WebDAV协议。易码APP支持通过WebDAV协议连接坚果云,但是易码的Markdown文档编辑功能不太好用,冯兄使用易码只是作为WebDAV的一个客户端,文档编辑使用Markor APP,但是Markor不支持WebDAV协议,要想易码同步坚果云的文档也同步到Markor上要借住手机的内部存储。具体做法是:

1). 在易码上增加一个新的笔记库指向手机内部存储/EasyMarkdown。操作如下:

2). Markor上设置工作目录为手机内部存储/EasyMarkdown,操作如下:

这样,当在Windows平台上创建或者更新文档后,更新内容会同步到坚果云,手机端易码通过WebDAV同步坚果云文档。需要在手机端修改文档时,在易码上将坚果云笔记库对应文档移动到自定义手机内部存储的笔记库中,实际上就是将坚果云远端文档下载到手机本地内部存储目录,这样打开Markor读取同样手机本地内部存储目录,就能够显示并编辑文档。

手机端编辑文档结束想同步回Windows平台,同样需要在易码中移动自定义手机内部存储的笔记库对应文档到坚果云笔记库。移动完成后,文档通过坚果云自动同步能够同步到Windows平台。

易码上操作移动文档到不同笔记库的操作如图:

冯兄为ipad买了一个k380蓝牙键盘,也可以连手机,家中如果嫌手机打字不方便,可以连上蓝牙键盘,只要思路顺,也能写到起飞。

ipad

发现了Android平台上方便的方法后,ipad上就不常用来编辑文档了,主要是用向日葵远程Windows平台来提交git、文章发表,图片处理等操作。

冯兄在ipad上使用iVim编辑文档,需要有一定的vim基础,

其他平台文档同步到ipad也是通过坚果云,打开ipad坚果云客户端将文章发送到iVim即可开始编辑,编辑完成后在vim命令模式下输入:ishare可选择保存到坚果云目录中,即完成同步。

iVim要进行一个重要的配置是:快捷键增加/减小字体,编辑文档时将字体适当调大,再配上蓝牙键盘就能丝滑的书写了。

iVim.vimrc中增加配置:

#增加或者减小字体大小
#同时按住ctrl键和数字0可以增加字体的大小
nnoremap <c-0> :ifont +<cr>
#同时按住ctrl键和数字9可以减小字体的大小
nnoremap <c-9> :ifont -<cr>

更多iVim配置可以参考:iVim vimrc配置

2022年,作为一个程序员,如果还在困顿、迷茫,不知道如何成长,那么就开始处女创作吧,成长就从创作开始,在那里,别有洞天!

最后,祝愿程序员群体:2021终止不好的“循环”,2022启动美好的“开端”;2022年“冯兄发髻”国运高照吃面上岸!

更新记录

  • 2022-01-28 16:32 手机端编辑
  • 2022-01-29 14:50 微信公众号“冯兄画戟”文章发表前重读、优化、勘误
  • 2022-01-30 10:27 掘金专栏发表前重读、优化、勘误

相关文章推荐